-
by blog
-
on Thu 28 September 2023
Category: 开挖吧
“细木”组建的框架;独立的靠背板、联邦棍以及桥梁档填充;或雕或镂的口、牙条、插角、结子、短棍装饰,辅以深邃光亮的色泽,在虚实与色彩的相互呼应与反差中,座椅的层次美凸显,韵味丰满,意味绵长。传统家具的巅峰之作如果说“大木梁架结构”的框架式样、榫卯接合的构造方法、清新脱俗的审美追求,造就了明式座具独特的整体风格,那么,精湛细致的制作技术、富于变幻的艺术诠释手段则实现了明椅多样的款式和耐用、实用的品质。一把做工精良、品位上乘的座椅即是一件实用与美观兼备、科学与艺术兼容的艺术品,凝结了能工巧匠们极高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品位。“一寸之木,一日之功。”与当今生产的批量化和机械化不同,古代家具的制作大多讲究“慢工细活”,制作一把座椅的程序似搭建一座精巧的建筑,严谨、严格。选取适合的材料,熟谙各部位及纹理特色,起草可行的制造图纸,进行刨锛等必要的木工,按照已经设定的构架接合方式组装进行打磨、隐漆、浮雕等修饰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经过审慎的思索、科学的研磨和反复的推敲,以求使木材物尽其用。以隐漆这一道工序为例,将透明或半透明的漆液一点一点地滴在木料上,用旧棉絮或拇指慢慢地研磨,利用其产生的压力和热量使稀薄的漆液逐渐渗入木体,反复多次后木料就产生了一种天然的色泽美。家具制造行业发展到明朝时,技法已经相当成熟,木材的本质属性也进一步得到了利用,对于木料的制作和加工精益求精,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明工”体系。明代硬木椅虽然在外观上看似简洁,实则蕴藏着精深的制作技法。椅上的方、圆、楞、角各部位均能体现出手艺的高低优劣,高者刨磨匀称,衔接自然,雕镂精致,架构稳健,能使木椅拥有温润的触感和舒适的观感。
与其他明式家具相同,硬木椅的整体造型也是通过组合联络的形式来完成的,搭脑、靠背、座面、腿足、横档、边框等结构部件以及劵口、牙板等装饰部件,均是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序列,以各种相应的榫卯结构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无不显示着卓越的科学成果。在这种空间框架的组合构成中,木椅造型的独立性和完美性也必然得到充分展现。
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都用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明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同样秉承了这一艺术传统,创造性地运用线条来实现家具外观的变幻、风格的延展和功能的稳定。明式木椅尤以线条的应用闻名,从搭脑到腿足,每一部分的造型和功能实现都离不开线条的运用。一方面,线条的曲直变幻造就了座椅或优雅或明快的个体风格,官帽式的搭脑,“马蹄足”、“荷包牙”、“桥梁档”等富于弹性和节奏的装饰部件,皆以程式化的线形轮廓和独特的美感而成为明椅制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另一方面,作为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线条能够增加座椅造型的科学性,更好地体现家具的实用价值:明椅中各种不同的“s”型靠背曲线曾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在造型独具一格之余更具备适应人体的实用功能;各种造型线脚的运用不仅丰富了造型意韵,还增加了座椅的舒适度和稳健性。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写意元素,借笔墨与纸张间色彩与面积的强烈对比,构造令人意会的视觉空间。明代木椅在制作工艺中同样借助了这种艺术手法。“细木”组建的框架;独立的靠背板、联邦棍以及桥梁档填充;或雕或镂的劵口、牙条、插角、结子、短棍装饰,辅以深邃光亮的色泽,在虚实与色彩的相互呼应与反差中,座椅的层次美凸显,韵味丰满,意味绵长。在装饰运用方面,明式家具继承了古人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主张,以“少雕琢,不漆饰”为基本原则,刻意发挥硬木优良的材质、纹理及色泽之美,只将雕琢刻镂等装饰形式用作锦上添花或画龙点睛之处。明式座椅造型中装饰手法的应用多以凸显自然和谐的整体风格为目的,充分强调“质则文身”的装饰意境,修饰不多,但都要求精致。着色以隐漆为主,旨在更好地显现木料的天然质地;结子、插角、牙条等部件多作对称式雕镂;靠背板作为门面之处,多镶刻精致简练的图案和花纹。诸如此类含蓄内敛的修饰,完美地配合了明式木椅优雅的架构,增进了木椅造型的审美意趣。技术为基,艺术为核,明式硬木椅的“工巧美”正因为上述元素的完美结合而得以充分体现,座椅的加工工艺俨然如同谱写诗文,重技法、重意境、求通畅、求美感,局于一定框架之内,却能展示无限风采。明椅,方正间暗香悠远材色悦目,结构细致,体态端庄,造型美观,非优质木材不能用,非一刀一锯不能成,做工精良的明式木椅即是融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珍贵工艺品。它承载了士大夫时代的礼制与文明;作为艺术典藏,它积淀了文人墨客们的生活品位与文化素养。品之,如赏诗观画,古色古香,历久弥新。明式椅类家具拥有自成体系的造型和工艺,其所创造的艺术和技术价值至今仍为世人赞叹。在倡导复古风尚的今天,明式座椅的文化和艺术内涵正期待得到更深层次的拓展。